快速瀏覽
集郵討論區
郵局局屋照片接龍活動
綜合討論
自動化專區
原圖卡專欄
郵戳專區
原地集郵
片封簡專區
郵票發行討論
古典及民國郵票研究
專題集郵與郵集製作
郵資票品投資漫談
新手區
郵會事務區
臨局消息及郵幣票卡訊息及新聞專欄
Philatelic Forum
交流買賣區
清清網代辦區
交流買賣區
義賣區
其他討論區
錢幣鈔票綜合討論
各種票卡討論
郵友話家常
電腦使用問題區
版務區
網站事務區
登錄
註
遊客
帖子:
今日:
我的主題
我的回覆
我的收藏
好友近況
清清網首頁
討論區首頁
搜索
社區服務
廣告管理
常見問題
銀行
朋友圈
勛章中心
道具中心
部落格
搜索工具
點數兌換
藍色簡約
清涼一夏
官方版面
電腦使用問題區
郵局局屋照片接龍活動
錢幣鈔票綜合討論
郵友話家常
交流買賣區
Philatelic Forum
»
綜合討論
»
郵文果真得之不易嗎? -[勤能補拙端看自己]。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 帖
主題 : 郵文果真得之不易嗎? -[勤能補拙端看自己]。
使用道具 |
復制鏈接
|
瀏覽器收藏
|
打印
慕松
級別:
榮譽會員
作者資料
發送短消息
UID:
773
精華:
96
發帖:
273
升級點數:
755 點
金錢:
2578 金幣
在線時間: 36(時)
注冊時間:
2005-02-19
最後登錄:
2013-01-20
樓主
發表于: 2005-12-05 08:03
全看
|
小
中
大
郵文果真得之不易嗎? -[勤能補拙端看自己]。
『郵文果真得之不易嗎?』
經常有主編電話給我,只要我在家,一開聊就半個小時以上。有些是長途電話,我總希望對方長話短說。然而話匣子一經打開,他就像是個失控的水龍頭,想關也關不了。至於談話內容除了郵事之外,絕大多數是在吐苦水說郵文難找。
他們有的說:每每致函前輩邀稿,回率不及百分之五,不是推說沒空便是石沉大海。有些則說:對方不但不給稿,甚至還會數落郵刊不夠水準,意思擺明他的文章不投沒水準的郵刊。更有人會嫌東怪西,半篇文章也別想要得到。
這些苦經聽來令人心酸,因為那些人的回答有些過分。說句難聽點;郵文乃是宏揚郵識的基本工具,如果能文者皆故意刁難,郵壇豈非要成為無識之沙漠,個人認為這種行為實在太要不得了。因此,個人除了安慰這些吐苦水的主編外,每天利用空閒蒐集資料,或者翻譯一些國外資訊為文供應他們。
雖然這種做法有點不自量力,而且把自己時間擠得滿滿,但一想到能為他們紓困,所有辛苦頓時化為清煙。儘管文章長長短短,總覺得自己已盡全力。忝為郵壇一員,應該毫無愧疚。
其實寫郵文並非易事,但也不是困難得無法落筆。況且文章範圍廣泛,稍微的揮灑就可成篇。重要原因,只是大家不願去動筆罷了。一個郵人如果願意動筆,而且勤寫不輟,小小一篇五六百字短文應該簡單之至。若是懶於動筆,縱使您有滿腹郵識,鐵定一點也無法發揮出來。人生短暫,難不成您要將所知郵識帶入土下?特別是那些集有所成,或研有心得之郵人,若肯將其成果化成文章分享郵界,那不是一件功德無量之事嗎?
前輩郵者周今覺、陳復祥、陳志川等人,近代如周雞晨、楊校長、黃校長乃至許多前輩們,他們能被郵人永遠記憶,原因就是他們無私的分享,將自己之心得與研究紀錄公開,所以大家對他們念念不忘。
某些前輩,不論在蒐集或研究上,皆有其獨特的發現與成就,但因其秘珍自守,結果人去成果随之消失。有些家人稍有常識將它發表,或許還能在郵史上留些蛛絲馬跡。至於那些與白骨同葬者,幾經歲月之漫湮,不正如船過水面痕跡瞬失嗎?
個人曾勸主編們,多向自己的理監事群和工作幹部們邀稿,一人一篇,期期皆有可觀稿件。可惜的是大部此路不通,這種情形讓人覺得氣結。郵刊是郵會命脈,他代表著郵會的生機。郵文則是郵刊之骨肉,倘若會員幹部都不去關心,随随便便的發行一本,內容只有流水帳似的工作報告,這種郵刊誰會青睞?沒想到電話中的苦水,竟也化成一篇囈言,您說郵文果真不易得到嗎? 【集郵囈言】1996.9.1
頂端
回復
引用
分享
大偉
級別:
郵務士
作者資料
發送短消息
UID:
993
精華:
1
發帖:
370
升級點數:
161 點
金錢:
160 金幣
在線時間: 267(時)
注冊時間:
2005-07-12
最後登錄:
2006-06-30
1樓
發表于: 2005-12-05 22:35
全看
|
小
中
大
近代新新人類集郵家講求速成,很少有耐性讀看郵刊,又不願發錢買郵刊研究,積少成多的郵識要靠多看郵才能達成,更應有使用者付費觀念,夠水準郵文才有人發表.
真空妙有
頂端
回復
引用
分享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綜合討論
http://59.127.103.64/phpwind
訪問內容超出本站範圍,不能確定是否安全
繼續訪問
取消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