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台灣代辦所郵史重大發現???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160
精華: 0
發帖: 1956
升級點數: 1343 點
金錢: 8218 金幣
線上時間: 639(時)
註冊時間: 2005-08-24
最後登錄: 2024-12-26
樓主  發表於: 2003-08-07 02:56

台灣代辦所郵史重大發現???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站長 從 綜合討論 移動到本區(2007-09-01)
台灣代辦所郵史出現重大發現?
<BR>台中陳平(代)異軍突起?
<BR>圖A.B為小圓實線時期台中陳平(代)
<BR>圖C.D為大圓實線時期台中陳平(代)
<BR>圖E...???出現了比小圓戳更早的大圓實線戳...?
<BR>P.S:圖A.B為鍾著台灣郵區代辦所上冊目錄中尚未收錄之陳平(代)小圓戳.
<BR>不知各位郵友對此有何看法?

[ 此貼被皇在2007-09-02 21:26重新編輯 ]
級別: 郵務士
UID: 697
精華: 0
發帖: 737
升級點數: 236 點
金錢: 2816 金幣
線上時間: 26(時)
註冊時間: 2005-03-21
最後登錄: 2021-12-21
1樓  發表於: 2003-09-18 13:15

五十八年九月九日郵政總局第八三三三一六─五號令修正之「郵戳規格」中
二、國際郵戳
(二)羅馬字母一律用大楷。
(三)日期文字及排列方法:
1.「年」「月」「日」「時」用阿拉伯數字;
2.「年」只用公元末二字如60.61;
4.按「日」「月」「年」「時」之次序,由左至右排列於戳面中格,如一九六一年八月三日十四時為3.8.61─14
(四)郵局名稱文字及排列方法:
1.各級郵局及鄉鎮公所所在地支局郵戳:上格為中文及羅馬拼音地名(上為中文,下為羅馬拼音),下格為羅馬拼音省名及國名(上為省名,下為國名);國名一律用英文CHINA,但國際郵件互換局郵戳,上格為中文地名,下格為羅馬拼音地名,不列國名省名;
由上述所摘錄的一些規定中,我們可瞭解大家所說的「交換局」在郵局的正式名稱就是「國際郵件互換局」,大家常說的「英文戳」在郵局的正式名稱就是「國際郵戳」,但其要件就是日期必須是阿拉伯數字。所以將高雄城市代辦所有注明英文地名,但其他均為中文的郵戳,稱其為英文戳或交換局式郵戳並不妥適。不過因「郵戳規格」是48年才訂頒,不宜以後令來看之前的產物,所以我不敢說不對,但還是有一些原則需遵循的。
級別: 郵務士
UID: 697
精華: 0
發帖: 737
升級點數: 236 點
金錢: 2816 金幣
線上時間: 26(時)
註冊時間: 2005-03-21
最後登錄: 2021-12-21
2樓  發表於: 2003-09-19 14:16

對於我們所常說的英文戳,在郵局內部的說法也是多樣化,先後計有國際日期戳記、洋文日戳、羅馬拼音日戳、國際日戳、洋文郵戳等,至83年版的郵戳規格則仍繼續使用「國際郵戳」這個名詞。但有一點需提醒大家的,郵局並未使用「英文戳」這個名詞,我個人的解讀是,因郵局的地名翻譯是採用羅馬拼音制(記得在50年左右的今日郵政上曾有大力宣傳過)
,因此在公文中提及時,以洋文兩字來作代表。
(對不起.請大家再回到原主題)
  » 郵戳專區
Time now is:02-23 19:21,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