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套 號: |
常用132 |
發行日期: |
民國102年08月28日 |
全張枚數: |
100(10×10) |
用 紙: |
燐光郵票紙 |
繪 圖 者:
|
柯鴻圖 |
小全張張幅: |
(公釐) |
小全張票幅: |
(公釐) |
|
承 印 者:
|
中央印製廠 |
票 幅: |
32 × 24 (公釐) |
刷 色: |
彩色 |
印 法: |
平版 |
齒 度: |
121/2 × 131/2 |
小全張齒度: |
|
|
|
>
相關圖片:(郵票圖如果可以點入,可顯示大全張圖) |
常132.13 |
常132.14 |
|
|
17,000,000枚 |
17,000,000枚 |
常132.15 |
常132.16 |
|
|
10,000,000枚 |
47,000,000枚 |
預銷首日戳套票封 |
|
|
>
說明: |
繼99年5月21日、100年1月26日及101年3月9日陸續發行3套「天牛」系列郵票後,續以蘭嶼偽鍬形天牛、蓬萊紅天牛、深山巨天牛及深山黃條虎天牛等臺灣特有種為題材,規劃第4輯1組4枚。郵票圖案簡介如下:
一、蘭嶼偽鍬形天牛(面值5元):軀體深褐色,有時近黑色,具光澤。觸角短,翅鞘上具細點,雄蟲頭部具2個顯眼的瘤突,大顎極為發達。分布於潮濕陰暗的闊葉林區,喜棲息於朽木中。成蟲體長約1.9-2.5公分,僅見於蘭嶼。
二、蓬萊紅天牛(面值5元):又名高砂房鬚紅天牛。軀體黑色,翅鞘豔紅色,雄蟲觸角超越翅鞘。前胸背板有數個瘤突,翅鞘上具縱走稜線。分布於300-2,500公尺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區。成蟲體長約1.3-1.6公分。
三、深山巨天牛(面值10元):軀體褐色,雄蟲的大顎極為發達。觸角褐色,各節末端為黑色,前胸背板有八字形黑紋,左右翅鞘上各有一對略呈倒八字形的黑褐色斜紋。分布於1,000-1,600公尺闊葉林區。成蟲體長約3.7-5公分。
四、深山黃條虎天牛(面值25元):軀體深褐色,觸角短,前胸呈長球形,基部具金色細毛。左右翅鞘各有一細一寬的淡黃色斜紋,是一種外型和斑紋擬態胡蜂的天牛。分布於100-1,500公尺闊葉林區。成蟲體長約1.3-1.8公分。
|
附帶發行: |
(1)首 日 封(小型) | 每個新臺幣2元 |
(2)貼 票 卡 | 每張新臺幣5元 |
(3)護 票 卡 | 每張新臺幣5元 |
(4)活頁集郵卡(連護卡套) | 每張新臺幣8元 |
以上均自民國102年8月26日起開始發售。 |
|
(5)預銷首日戳低值封 | 每個新臺幣7元 |
(6)預銷首日戳套票封 | 每個新臺幣47元 |
以上均自民國102年8月28日起開始發售。 |
|
|
>
附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