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現代郵展的新另類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773
精華: 96
發帖: 273
升級點數: 755 點
金錢: 2578 金幣
線上時間: 36(時)
註冊時間: 2005-02-19
最後登錄: 2013-01-20
樓主  發表於: 2005-05-31 07:53

現代郵展的新另類

            『現代郵展的新另類』

  國內郵人對外來資訊之攝取,往往不如追珍逐奇來得熱中。就如早年專題剛剛傳進台灣之際,台灣只有一些較常接觸外郵者注意到它的存在。而這些先驅者便在人少勢孤的情況下,走了將近十餘年之艱辛路程,才在荒蕪的郵壇找出一條生路,自她依附美國ATA至中華民國專題會立會,披荊斬棘,總算熬出個頭。其後,再經會中一些有心之士極力之擴展,專題種子遂撒遍各角落。

  專題之推展,使得國內之郵集製作技巧更上層樓,不幾年而逐漸有領頭之架勢。在國際活動上也帶回不少佳績,更於短短期間造就出一位FIP專門委員與一位FIP國際評審。如此成就實堪國內郵人喝采讚揚,無奈國內郵入不習慣讚揚他人,因此,這些成果也就只好讓它自生自落啦。

  迨至一九九○年代,東京世展之後,郵集組編又出現一種新的「一框集」,而FIP也特別委派歐文絲等數位郵人投入研究,冀望它能成為郵展項目裡的新項。一九九七年,諸區域展與國際展及台灣全國展中,一框展變為新客而甚受歡迎。自此可証,FIP雖是頑固不化的團體,終究還是抵不過潮流之趨向,故爾一框展之列為正項已是指日可待之事矣。

  今年〈一九九八〉意大利米蘭展又附加一項”open Class”的展項。據三月廿二日朱守一老師在大明報上,及二○三期郵林上發布之訊息:此種「開放類」之展品將比一框展或沙龍展來得輕鬆自在。因為,它的郵集組合材料將不受合法與否之限制,那怕是郵垃圾,花頭紙、車票、勳章或電話卡……等等,全都可依主題和作者之納編入集,真正可說是「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

  至於在評審上,FIP遊戲規則可暫放於一旁,它僅供觀摩為主。換言之,它不但可舒發郵人長期受到遊戲規則之壓抑,亦可表現出組集人奔放之另面。這是一種另類展示,唯一目的可讓大家儘興的參與。推動之後更可使郵展導入正規,讓郵人真正體會到集郵之樂。是故,此新新另類我喜歡!     【集郵工作坊】

級別: 討論區版主
UID: 5
精華: 6
發帖: 7131
升級點數: 1397 點
金錢: 12808 金幣
線上時間: 2185(時)
註冊時間: 2005-09-11
最後登錄: 2024-10-16
1樓  發表於: 2005-05-31 09:57

我有兩個看法想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1. 目前郵展貼片都有大小限制,大概就像活頁卡那般大小。但是目前許多郵件的大小往往超出這個範圍,特別是橫式信封或是一般能裝A4文件的公文封都不太容易放下,硬要放不是直放、斜放,不然就是一定要對折放,這樣做不僅有損郵件的品相,郵展時也無法一窺郵件的全貌。以前的古封或是西式封大部分都較小,所以按照目前貼片擺放大致都沒問題;但是現在的郵件都比較大,有時為了參展,必須特地選小封來作實寄品,感覺有點削足適履,本末倒置。貼片大、小的限制似乎有必要做適度的開放,才符合目前的現況。

2.很多珍貴的郵封,不僅正面有看頭,背面更是別有洞天,不可錯過。遇到這種情況,以前的作法是將郵封切開攤平,這樣正、反兩面的模樣才能同時見著,這雖然是時代使然,不得不這樣做,但是長期看來,這跟古人將郵票用膠紙背貼在郵冊上一樣,徹底的愚蠢,徹底破壞郵品的原貌與完整性,現今這個時代實在不足為法;目前比較先進的作法是完整附上正面觀,看不到的背面則採用彩色影印附圖,但是郵展若能彩印附圖應付,我看乾脆整部郵集都用彩印來呈現就好了,既保險又能完整呈現,但是看這樣的郵集跟看書有什麼差別?郵品的真實性與郵展的臨場感完全不存在,實在沒意義。目前這個時代物資相當充裕,全透明壓克力材料並不貴,可以清楚望穿對面,若改良以全透明壓克力板當展框,郵品、郵票的正、反兩面可以清楚一覽無遺,完全忠實呈現,既不破壞郵品,又不需要彩印應付,展框也能多次重覆使用。目前郵展展框是舊時代的產物,在今日實在有必要加以改良。
我愛創意!我愛收集品相完美的華郵新票!!
  » 綜合討論
Time now is:04-24 00:39,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