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的偈語』
偶於公園散步,遇一年高體健之老者在榕樹下運行太極。老叟面色紅潤,精氣钁鑠,兩眼更是目光炯炯。由於數次相遇,故除點頭招呼之外,有時還會加上簡短的寒喧。這天在下到得甚遲,老叟早已走完他的早課。這時我便坐在鄰近石凳上遠眺,沒想到老叟竟自然前來搭訕。二人開門見山的自我介紹一番之後,遂即融入天南地北的長談。
老人是行伍出身,幼即隨著國軍東移西駐,來台後進入軍校,直到退伍軍階上校。由於軍中規律生活使然,退伍下來便和現時社會顯得格格不入。所幸早年學得太極拳,故爾在修身養性方面稍有成績。老人最令人欣賞的一句話就是:「萬物長壽必然好動,不動不活,不活不動,活動實乃壽之根也」。這是一則養生之偈語,個人卻認為套用於任何方面亦可通用。
比如將它套用於郵壇,郵市不動郵商何以存活?郵商不動郵市亦同樣不可活下去,唇齒相依,活動活動,則任何的疑難雜症可迎刃而解。又如引用於郵會,凡是不動之會定如一灘死水。多動多活,越是活動力強之郵會鐵定活得越久。因此,個人深深咀嚼過他的偈語之後,認為將它導入郵壇必是一項功德。是故,每與郵人聚會之時,總愛提倡勉勵大家多動,俾借其力舒活我死氣沉沉之郵壇。
比年而來,台灣郵壇之郵會組織似如雨後春筍,蕞薾之地竟也擠滿著無數立案郵會。諷刺的是在郵會開張之日必有一番熱鬧,過後不久熱氣漸消,乃至最後則是氣息全無。像這種規制化興亡的三部曲,幾乎可以出現於所有的郵會上。其中,雖有少數郵會例外,但其數目畢竟只是少數而已。倘使這些少數能永續而起帶頭作用,相信台灣郵壇之活躍自可期之,無奈半死不活,斷斷續續地才真叫人感到心急呢。
自從與公園老叟認識之後,他的那句老話常促我想及如何的來援用它?久而久之,在腦海中逐漸萌芽生根,於是引用之心更加迫切,故爾在提筆塗鴉之際,突發奇想地將它推介出來,期盼它真能為我郵壇帶來些甚麼啟示。若能藉此而獲得少許之成就,則個人亦將同感榮焉。 【集郵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