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集郵何自在」
集郵人有個共同毛病,凡是漂過眼前之郵品不論青紅皂白,他都會順手將它撈入網袋,日積月累的結果,成堆成堆的郵垃圾讓您無從下手。到那時再來望郵興嘆,徒喚奈何,就算長了十八隻手也無從整理矣。
其實,郵人只需找到一個主題來從事蒐集,眼前之麻煩立即便可消失。可是人類總愛患得患失,到手之物那怕是再無用途,叫他丟掉有如叫他丟命。結果因循不怠而形成一種極為騃痴之行為,那便是新近在歐美郵壇所流稱之「疾騃症候群」。得此之人有一特色,恰似疾呆症患一般不明理究的堆積與打散,又堆積再打散,幾把眼前之物當成一毫無意識之拾掇,集郵人若是變成這樣,豈非是糟塌了王癖嗜好之美意嗎?
個人喜愛隨意集法,任何的郵品入冊或是做成貼片,必是以自己的喜好為憑準。假如不是自己中意之物,管它是「紅印花」或「紐約倒」,個人對它們絕對不屑一顧。要是心儀郵品,縱使它面目全非品相不佳或者一文不值,我定將它視如珍拱小心呵護。自有集郵嗜好之興起以來,郵人感到煩心的並不是蒐集的方法,而是那顆難以駕御的郵心是也。喜愛隨意集法之郵人,他的郵心必須坦蕩自然,毫不為周遭的因素或條件影響到他的意志。唯其具有此一特色,他才有辦法把隨意之精神發揮到極致。
在下也喜愛專題集郵法,我樂意把人生所面對者加以專題化處理;在一個主題之下,順序演進、分析、探討、歸納,最後凝聚出一個堅不可破之邏輯,將郵品最好的一面呈顯在大眾之面前。記得剛與專題接觸的剎那,我曾被它的精專與細膩所迷惑。我曾嘗過許多專題的郵集,曾接觸過許多專題的人物與文獻,等到完全融於其中後,這才發覺自己對專題集法之所知是那般的膚淺,而一些自以為是之理論,似乎怕不堪一擊而自動的藏拙起來。
一九九○年商旅非洲期間,個人在異域迻譯出十餘全球著名的金牌專題郵集之後,深深體會到專題領域淵博無比,窮人之一生,再多也只不過探及其邊緣而已。於是私下不禁想起那些大言必組多少郵集之人實在可笑,因為他們所集之成果,全只是一些專題皮毛而已。吾所真正體會出之真諦:「專題只有一個主題而已,集者窮其一生只能忠於一個專題,否則其所得成果僅此於皮毛罷啦」。
集郵是盡興的嗜好,是寓教於樂的癖好,郵人投於其中並非想得甚麼,而是想藉其舒調於鬆緊繃之精神。是故,沐浴郵海不可太過於認真,必須隨興所至悠游自在,如此方可體會到真正的集郵之樂。 【集郵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