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的額外記談』
基於「愛郵及友」的論點,個人曾在某個郵博館特展上,耗去半天辰光幫一對母子做個導覽。當天我我在會場,為他們剖析了郵集編組的重點和郵品特色,順帶的還灌輸他們一些集郵通識。這對X世代與Y世代組合的母子,對於集郵觀念完全沒有。不禁讓我聯想到今後郵壇,推行集郵的導向是否該做些調整?
當天的際遇是這樣:在觀展之中,旁側一對母子的爭執引起我的注意。但聞母親嚴肅的對孩子說:「集郵可以幫助你做功課。」兒子立刻回嘴:「才怪咧!我們老師說集郵可以賺大錢呢。」母子對話雖短,可是他們的集郵觀點令人聽了就想插嘴。然而看見他們飽含著天倫之樂,遂把這股衝動穩了下來。等他們走到第二排展品前,我才藉機參與他們的討論。
首先,我不請自來的上前和母子打招呼。接著,便與孩子談些基本的集郵常識。然後,才將他母親說「集郵可以幫助做功課」的道理告訴孩子。由於個人講話沒有拐彎抹角,所以很快就與這對母子打成一片。
我告訴孩子說:「每一枚郵票的背後,不祇含有一則故事而已。它還含帶著發行國家的或地方的歷史背景、地理景觀與文化、風俗習慣等等相關的闡述。」我指著展框上的「清明上河圖」郵票他說:你看這套聯刷郵票吧,它的內容涵蓋宋代的汴京生活之素描。另層意義則是它屬聯刷,代表著台灣郵票在印刷上進如了一個新紀元。所以說:一枚郵票不止代表一則故事,而是涵蓋著人文史地和天文氣象,乃至風俗與文化的綜合。集者若能全心投入,必可獲得許多億想不到的樂趣。
母子聽了我的闡述之後,沉默好一會,這才由母親開口要求我陪著他們一起看展。在下不忍拂逆她的要求,於是陪著他們看完所有的展品。然後留下一張名片給他們,萬一有集郵方面的問題可以電話找我。自那開始孩子每星期給我一次電話,問題由淺而深,問題範圍越問越廣,三幾年下來他已成為一個十足的郵迷了。【集郵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