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集郵推手-郵商』
如果集者想多獲些郵識,找個專業的郵商絕對不錯。因為專業的郵商,他知道自己不僅祇買賣郵票而已。由於他們經常充實自己、經常的接觸郵品,參與探索,並常周旋於大郵家週邊,如果只懂得買賣賺錢而已,那他豈不是變成為俗傖而又市儈的郵商嗎?
在世界各地的郵品交易區或郵街上,常可見到一些書卷氣濃濃的郵商。他們穿著簡單,但對郵品的維護絕不馬虎。平時對待客戶有如家人,他更把前來光顧的郵人視為知己。對郵品有興趣的集者光臨請教郵識,他也毫不保留的傾囊相告。這些郵商大都郵識豐富,資訊靈通,且又能夠掌握人心,故爾深受郵人愛戴。
郵家如費拉利、塔普林、亞瑟辛德之流,個個都樂與郵商交往。他們並非因郵商能替他們找到郵品而親近,主要是欣賞郵商豐富的知識而與之交往。就拿全球第一位郵商莫恩斯為例,他在布魯塞爾開張初期,生意清淡門可羅雀。然而他不灰心,反而付出更多時間埋頭於郵識的汲取。怠至郵王費拉利與他交往,莫恩斯豐富的郵識硬是把郵王懾服,自此之後他的生意欣欣向榮。
郵商不但是郵識的播種者,而且也是郵史的紀錄者。吉本斯、史考特、米歇爾等等,他們創業之初的確以賺錢為目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他們覺得郵商對郵壇的盛衰關係極大。於是他們另闢蹊徑投入郵訊資料收集,進而汰舊存新彙編成為集郵的工具書。如今他們的郵票目錄汗郵刊,都已成為集郵不可或缺的工具書了。
近代名郵商如瑞士的貝克曼、德國的克里斯多夫、美國的李蒙維特、麥可羅傑斯、中國的陳復祥、陳志川、吳樂園、陳繼勳等等。他們不僅是郵珍的守護者,他們也是郵史的中繼者。如非有他們的貫串和探索,郵史豈不都成為斷斷續續的殘篇嗎?
總言之,郵商在郵壇所扮的式多重角色。他們是集者是史家,而且也是郵壇的播種者。無論他是扮演哪一角色,對我郵壇都有絕對的影響。名郵家歐文斯女士曾說:「郵壇若無郵商,可能甚麼玩意兒也搞不出來」。果真如此,說郵商是集郵推手一點也不為過。 [集郵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