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包客與珍罕之出土』
早期的集者,他須具備相當的毅力與耐性。唯有如此,方能將散落於四方的郵珍罕品蒐集到手。此外,一些專門從事於郵垃圾的蒐集者,他們也是主要的票源供應者。而這干人等,被郵人稱之為「郵票袋」或「書包客」。因為,他們所有家當,全都放在手提包或類似書包的袋子內。
有時候,他們自己也會保留幾套值錢品作為壓箱貨。不過,遇到價錢相當或有集者急需,他也會及時撒手賺它一票。由於他們是掮客,又是集者又是交易商,所以身分非常複雜。
這些書包客有著一副銳利的眼睛,精通郵識,對於行情也是透亮的。他們不但要拓展票源,還得積極的去找買主。可能是職業上的本能?郵壇上一有任何的風吹草動,他們總是最早獲得資訊者。故爾他們的收入豐厚,當然挨餓者也大有人在。
書包客就是今日郵商的先驅,他們深諳集郵的風向,並還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哲理。他們的郵票售價因人而異,有時固定在一定的水平,有時會隨著市況起伏。熟人生客各有一套,花樣之多令人眼花撩亂。尤其是珍罕郵品或特殊郵集,買者常會被他耍弄於股掌之間。
有家叫「杜文之家」的郵店,其主人也是書包客出身。美國許多著名的郵集經過其手,他利用自己的市場嗅覺,將那些郵集拆散出售,對於熟客不管郵品多珍多罕,他都會主動降價意思意思。他的這些手段,無非就是要讓手頭之貨早點出清罷了。因此許多稀罕奇珍,或著名郵集經由其手流入藏家手中。
郵商取得名集稀珍的方法,大都透過一些郵票探子,從老莊園的鞋盒內,或者老祖母的餅乾盒中,或是要拆除的老閣樓角落上,一枚一枚的集中起來。這些真品早被子孫遺忘或忽視而蒙塵,當它們重見天日之時枚枚無不斑駁古樸,價值非凡矣!
有些震撼性的巨珍,附著於老祖母的情書信封上。有些則在老爺爺的書桌角落堙A或者黏在文書上收據背面或其他簿本內。這些郵品流入郵商手中,他們就會一枚一枚的加以整理,於是罕珍丕然出土矣。是故,諸位集者不妨查察您的郵堆堙A或許一枚舉世之珍就混在裡頭呢。 【摘自西洋郵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