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商與郵品交易』
郵商是郵品交易的推手,是集郵活動的幫襯,更是郵壇不可或缺的支持者。早期的郵品交易,多半由一些富進取心的年輕人在主導。而開郵品交易風氣之先,則是在歐洲的各大都會。這些年輕人從自己的集藏中,挑出一些複品或多出的閒品,利用閒暇在公園裏展示,等待交換者或購買者出現。
據所瞭解,初期交易乃以交換居多。因為,每個集者手上複品很多,如不拿出交換勢必成為累贅。所以都會裏的公園中,互換郵品成為風尚。一些集者手中無郵品可互換,而別人手中又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就行成交易購買行為,這就成為日後的郵商先驅。
這種郵品的流通方式,後來被以營利為目的商人取而代之。這些商人有的是書店有的是古董商,他們只需在自己店內撥出一個角落,弄座玻璃櫃將郵品展出便可吸引顧客上門。
全球第一位郵商,該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莫恩斯(J.B.Moens)。他自1852年開始,在自己的書店內銷售就郵票給顧客。諸多顧客中有人建議,何不多擺些其他國家的郵品?莫恩斯接受建議,分向各國買入大批的舊郵票與明信片,果然讓他賺進不少,於是布魯塞爾多家書店跟進。不久風氣擴散開來,許多都會書商也紛紛投入郵品買賣的漩窩中。
在同一年代的名郵商,在英國有普資茅斯的愛德華史丹利吉本斯(E.S Gibbons),倫敦的威廉林肯(William Lincoln)。這二人自童年就喜歡集郵,業郵則始於1854-56年間。在奧地利史特拉斯堡的李弗勞特(F.B. Levrault),創業於1858年。法國的賈奎斯雷格蘭德(Jacques A. Legrand),於1862年開張。
威廉布朗(William Brown),他是美國第一位郵商,1860年設店紐約。此君用一分錢買進大批郵票,然後利用大頭針穿刺廿枚郵票唯一單位。將它們刺在木板上,拿去公園以一枚五分錢展售。郵拍中買到有針孔的郵票,那便是威廉早年留下的痕跡。
年輕小夥子約翰史考特(John Scott),於1863年十八歲年紀,從倫敦至紐約旅行推銷郵品。當時他手中之或不多,靠著一股勇氣向前衝,復又獲得威廉布朗的支助,終於在紐約穩定腳根。過沒多久,他也成為紐約數一數二的大郵商。今天,他所主持的史考特拍場,以及他們出版的世界郵票目錄,幾乎是郵壇上的主流。
到了1865年,至少有六十個郵商立足於美國。他們為了業務擴張,在美歐各地大肆廣告招睞。一時之間百家齊發,生意興隆應接不暇。【摘自西洋郵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