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的緣起』
1840年,當郵票問世不久,那些花花綠綠的小紙片,迅速引起收藏家的注意。由於這些人的渉入,他們到處收索郵票作為投資或玩賞,於是衍生出今日的集郵活動。
早期的集郵拓荒者,他們將集郵當作私人的消遣嗜好。他們藉著郵票上的圖案,深入的去研究它的國家背景、史地、文化與風俗等等。這些人從未想到要靠郵票發財,純粹是以興趣來集郵。
之後,隨著世界交通的暢流,距離縮小,國與國人和人之間接觸頻繁,故爾郵票產生流動,自此開始,集郵活動逐漸滲入金錢色彩。越演越烈,時至今日集郵反成為耗錢活動項類,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萬千。
當郵政單位發覺郵票事業有利可圖,遂而挖空心思在設計與印刷上,冀圖以色彩招睞生意。各地紛紛將郵票發行,郵路使用專利權,和郵政事業經營權全部收歸國營。這些舉措就是今日郵政的根基。
最初集郵,一直都被視為兒童與家庭主婦的的專屬活動。它被認為柔性且又不長進的癖好,大人要是參與其中定會招來恥笑。然而,有位年輕人毫不在意旁人的嘲笑。他不但大肆的收集郵票,並將興趣相同者揪合一起對抗訕笑。這位年輕人名叫薩慕爾(Samuel Lord Jr.),他就是郵史上公知的全球第一位有計畫的郵票收集者。 【摘自西洋郵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