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傻傻的問題,請解惑
級別: 郵務佐
UID: 429
精華: 0
發帖: 1853
升級點數: 392 點
金錢: 89375 金幣
線上時間: 994(時)
註冊時間: 2005-08-30
最後登錄: 2025-02-05
樓主  發表於: 2012-02-02 23:25

傻傻的問題,請解惑

台灣2001年7月4日資常3中正堂郵資票以後至今發行的郵資票,均為大型票幅(相對資常1、2的小票幅)。

瑞士哥瓦錫廠只印刷過資常3中正堂郵資票以及後續三種以資常3中正堂郵資票為母票的加字票(中正堂系列郵資票),

後來瑞士場倒閉,轉由荷蘭場和卡登場印刷郵資票。到現在已經有20幾種郵資票,看下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只有中正堂系列郵資票的左右兩個邊會有“毛邊”的情況,而後續其他各版荷蘭場和卡登場印刷的郵資票,兩個側邊都是“直邊”。













我先做假設:

1、假設印刷郵資票的是“一大張紙”,這時的上、下、左、右,四個側邊都是切好的“光邊”。

2、假設郵資票是一橫排印10枚,豎列2000枚,一下子印20000枚,印完後再裁成10卷,每卷2000枚。

3、假設切成10卷時,那個裁刀不是很鋒利,或者說一整卷票比較厚,會切不整齊,出現了“毛邊”。


那看完上面三張郵資票,是否可以得出以下推測:

第一張郵資票,是“一大張紙”最左邊印刷出的第一卷郵資票。裁的時候,右側出現“毛邊”,左邊是原來就有的“直邊”。

第三張郵資票,是“一大張紙”最右邊印刷出的第十卷郵資票。裁的時候,左側出現“毛邊”,右邊是原來就有的“直邊”。

第二張郵資票,自然就是“一大張紙”中間印刷出來的那八卷郵資票中。裁的時候,左右兩側自然就是“毛邊”。


因為没看過印刷現場的情況,也没看過印刷未切的整張郵資票,以上只是猜測。還請各位郵友解惑。


級別: 郵務佐
UID: 429
精華: 0
發帖: 1853
升級點數: 392 點
金錢: 89375 金幣
線上時間: 994(時)
註冊時間: 2005-08-30
最後登錄: 2025-02-05
1樓  發表於: 2012-02-03 22:30

引用
引用第2樓kcjjck于2012-02-03 00:23發表的  :
如果有第四種情形出現,即光邊+光邊,上述推測是否成立?



陳兄厲害,一語擊中。呵呵


確實,我看到有“光邊”+“光邊”的票,如下面這張9元票,我不能確定是不是“第四種情況”。




昨天故意没有貼出,就是想拋磚引玉,請郵友們來討論。

我把9元票圖上“光邊”兩字加上引號,因為我不能確定就是真正的光邊。雖然肉眼看上去,確實左右兩側很整齊。

於是,我把這張9元票和昨天那張5元票(光邊+毛邊)放在一起拍照,




把照片放大,截取5元票和9元票的左側票邊,兩圖拼在一起,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區别。




5元票的左側光邊,放大以後,看起來還是很整齊。

9元票的左側“光邊”,放大以後,就能看出“毛邊”的味道。

今天再做兩個假設:

1、如昨天假設的“一大張紙”一橫排引10枚郵資票,中間需要裁9次,才能切出10卷郵資票。
就象把一根黄瓜切成10段,要切9刀。

2、假設切10段是一次完成,就需要有九把刀~~~~不是拍電影的那位“九把刀”~~
9把切刀並排在一起,一次下去,黄瓜就被切成10段。


基於以上假設條件,再有以下猜測:

1、那張看起來兩側都是“光邊”的9元票,實際上也是裁過的,只是裁的很整齊,肉眼看上去象是光邊。

2、有兩把刀(至少有兩把刀)比較鋒利,裁出的那一卷票的左右兩側都很整齊,所以肉眼看上去象是光邊。

以上還是假設和猜測,還請大家分析討論。


還有一個問題,這“一大張紙”是鋪平了(流水線那樣)被裁切,還是卷成一卷被裁切?

没去過印刷廠,所以不知道。 這個弄清楚了,也很重要。
[ 此帖被xiao在2012-02-03 22:57重新編輯 ]
Time now is:02-08 04:06,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