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印花稅票收藏熱點漸現.... 早期介入者已掘第一桶金
祥龍盛世
級別: 局長
UID: 4186
精華: 0
發帖: 13143
升級點數: 7952 點
金錢: 66961 金幣
線上時間: 1692(時)
註冊時間: 2008-09-26
最後登錄: 2025-04-24
樓主  發表於: 2010-03-24 16:49

印花稅票收藏熱點漸現.... 早期介入者已掘第一桶金

  2010年02月24日 14:21:42  來源:理財周刊 

    有志于印花稅票集藏和投資朋友,不妨關心新中國的印花稅票,尤其是價格在200元下方的成套品種更需要重點關注。

    2009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國家稅務總局發行了兩套新印花稅票,名稱分別是《牡丹呈祥》和《中國古代聖賢故事》,每套均為九枚。因設計出挑、圖案精美,而獲得了不少藏家的交口稱讚。其中《中國古代聖賢故事》是我國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家、詩人范曾的作品,而《牡丹呈祥》則是嶺南畫派十大名家之一的周彥生力作。有趣的是,印花稅票也同當今的郵票一樣,在發行普通形式的版張外,還有小版張、小全張和小本票,令人感受到無窮的收藏樂趣。

    由于我國發行的第四套稅票圖案選題嚴肅、設計精美、觀賞性高,因此對于稅票收藏界而言,不啻是個大震動,加之發行量的控制以及收藏性的提升,更加令本來冷清的稅票收藏活動,一下子出現急劇升溫的現象。近兩年來,隨著後繼各種特種稅票的相繼面世,稅票收藏的群體正在逐年擴張,並擺脫了過去中國稅票界乏人收集的冷清局面。

  印花稅票由來已久

    應該說,自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股票交易在我國開展,人們對印花稅這個名稱並不陌生,畢竟每個處于股票交易的人,在買進賣出之際都要繳付印花稅,但由于股票採用的是電子化交易,所以真正見到實物印花稅票者並不多。通常大多數人所看到的實物印花稅票,主要是在房產證上。

    那麼,什麼是印花稅票呢?所謂印花稅票是由稅務部門印制和發售的一種印花稅完稅憑證,主要是針對從事商業活動、財產轉移、權利許可、證照接受等行為而書立、使用、領授的憑證,為徵收一定數額稅金的一種稅。由于印花稅有一定的面值,其形式與郵票非常接近,加之一些國家在特殊時期,往往會形成郵票與印花稅票通用的現象,如我國清代的紅印花就一度加蓋為郵票使用,且這些加蓋的“紅印花”郵票因此成為了中國早期郵票中的珍品。由此,在集藏界人們常將兩者稱之為“姐妹花”,而一些初集郵者由于搞不清兩者的區別,常把印花稅票當做郵票收藏。

    讓人驚訝的是,1991年國際集郵聯合會做出了一個決定,將印花稅票視為郵票的一個分支,可以組集參加郵展,並辟出了一個的新門類,如此印花稅票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我國自清代光緒年間已徵收印花稅,印制和使用印花稅票的歷史逾百年,迄今印花稅票仍然在使用,如近年來房地產交易中的產權證即貼有印花稅票,而工商營業商戶的帳簿也貼有各種不同面額的印花稅票。但對于中國的收藏者來講,印花稅票卻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印花稅創始于1624年的荷蘭,1854年奧地利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印花稅票,盡管印花稅票的歷史僅比郵票晚了14年,但其在世界范圍的收藏影響力卻遠遜于郵票,而造成這種尷尬局面恰恰是印花稅票的國際收藏組織影響力不大所致。

    由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集藏者對印花稅票的集藏關心度有限,一些集郵者也往往是附帶收集而已,而中國的集藏者關心印花稅票收集的更是鳳毛麟角,尤其是一些集郵者幹脆放棄稅票收藏而專心于郵票,導致我國稅票收集的水平很低。不過,這種局面在1994年得以明顯改觀,隨著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根據國際集郵聯的郵展規則,制定了印花稅票的參展標準,引起了不少集藏者的關注,在過去的10年間我國的印花稅票集藏發展勢頭如火如荼,一些高質量的稅票集也在國際上獲獎,成為推動印花稅票收藏的動力。

    具有個性化的特徵

    絕大多數印花稅票的外觀與郵票十分的接近,票幅、面值和印制方式都很類似,但依然有自身的特徵。首先從發行主體看。印花稅票的發行部門是國家稅務部門,而郵票則是國家郵政部門,因此從發行主體看兩者依然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區別,同時也因此厘定了兩者的使用途經。

    其次套數不多。印花稅票的種類遠比郵票少,如到2000年為止,新中國成立後僅發行了3套印花稅票,其中1988年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版印花稅票後,13年沒有發行過新版印花稅票。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稅務總局開始重視印花稅票的發行,並原則上每2年發行一套新品種,其中第四版印花稅票于2001年發行,而2003年則發行了第五版印花稅票,但這兩年的發行節奏明顯加快,2009年就同時發行量兩套。盡管如此,印花稅票的套數仍然有限,這與郵票每年發行20─30套的數量相比,絕對屬于嚴格“計劃生育”對象。更何況,2001年之後發行的這些印花稅票,均是特種題材的印花稅票,其針對集藏者目的性較為明確。

    再次面值較高。與郵票相比,印花稅票的面值不低,這主要是與印花稅票的實用性有關,目前所發行的印花稅通常都是9張成套,面值一般在168.8元,而這個價格幾乎可以購買全年的紀特郵票了。

  集藏市場表現不俗

    由于特種印花稅票的出現,使得過去被收藏者看淡的這一板塊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加上這些印花稅票的圖案精美、印制上乘,而小全張等套數版式更是限量發行,近年來已吸引了大量收集者的眼球,印花稅票也由此成為了近十年中收藏領域的一個新寵。從市場價格看,雖然新品種因存在著消化階段,目前的升值效應並不明顯,但是清代、民國、解放區和建國初期的印花稅票卻已經表現出非常好的升值前景。在過去短短的十年時間裏,不少品種的價格出現了大幅飆升表現。如2009年11月10日中國嘉德拍出一件清代紐約版印花稅票三枚全橫四連,帶有上邊紙及版銘(另加蓋“SPECIMAN”並打孔),成交價為4256元,這個價格要比拍賣前的1000元估價高出3倍。應該看到,這些年來新中國發行的印花稅票熱點更加突出,如1950年發行的《旗球圖》(新疆第一版)5枚套價格在2000年僅10元左右,但2004年卻上漲到30元,目前更是揚升到200多元的價位,而1949年發行的6枚成套《耕牛圖》(宜昌版)價格在2004年底就高達6000元,目前市場上極難看到,估計價格上漲至萬元上方已無疑問。

    由于一些嗅覺靈敏的投資者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介入印花稅票,且當時大量的印花稅票價格十分便宜,隨著2002年開始印花稅票收藏群體的日益膨脹,大量早期印花稅票價格明顯上揚。筆者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集郵時,一套低檔的民國稅票價格不足1元錢,但現在這些印花稅票的價格也已上漲到20~100元,形成了幾十倍乃至數百倍的漲幅。如此,這些早期介入者已掘到了人生財富的第一桶金,且印花稅票也是新世紀(39.98,1.46,3.79%)前十年中,票證類藏品漲幅的佼佼者。

  辨偽需講究技巧

    根據當前的印花稅票市場情況分析,一些清代、民國和解放區的印花稅票價格已很高,個別品種不僅市價高,而且因難見真容而增大了收集的難度,但這個板塊卻是重要的投資對象,目前價格在2000元上方的品種需要重點留意。至于國家稅務總局從2001年開始發行的特種印花稅票,其中的特殊版式則是個潛力板塊,雖然近期仍需通過集藏沉淀來加以消化,但再過個3~5年之後,相信其投資價值將會慢慢體現。不過,目前這個板塊的價格快速攀升時機尚不成熟,特別是投資者千萬不要拔苗助長般的非理性炒作,否則其極可能會步上個世紀末田村卡爆炒後一蹶不振慘跌的後塵。

    需要提醒集藏者和投資者的是,印花稅票同樣存在贗品和偽品,收集或投資時最好先提高印花稅票的知識,尤其是一些形同印花稅票的“花紙頭”應該堅決拋棄,而對于那些加蓋改值的印花稅票,就必須重點考慮贗品的可能性,因為近年來不少加蓋品種的贗品層出不窮,作偽手法也日趨高明,稍不留意就會上當受騙。因此對于加蓋改值的印花稅票,不應拘泥于稅票本身的真偽,而應該從加蓋的字體、油墨、色澤等方面進行判別,至少這類加蓋改值的印花稅票,幾乎都是用原票作偽的,如果連原票都是偽造的,那這類假票被戳穿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筆者認為,有志于印花稅票集藏和投資朋友,不妨關心新中國的印花稅票,尤其是價格在200元下方的成套品種更需要重點關注。畢竟隨著國家稅務總局重視印花稅票的集藏,印花稅票極可能在未來10年間形成集藏熱點,而其能夠參加正規的國際郵展現象,將在今後奠定印花稅票的市場重要地位,這一點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在許多人沒有感悟到這種中長線的機遇之時,捷足先登者往往會成為後市投資市場致勝的大贏家。文/劉文昌


國父中正‧一桐一通‧牡丹祥龍
Time now is:04-30 22:27,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